
創立簡歷
民國五十七年三月十四日,玫瑰聖母主教座堂來了一位本地出生的聖公會修女名叫陳慰。她被派遣來玫瑰堂的任務是協助傳教工作,當時本堂主任司鐸是潘瓊輝神父,副本堂是蔡振存神父。陳修女來到本堂前不久,曾經去過台北新莊的輔仁大學參加為期一週的社會服務工作研習會。在那裡她得知當時整個教會相當重視儲蓄互助運動的推廣,視之為傳教工作的一環。於是向主任潘神父說明原由,請准前往潮州天主教堂參加貝滿神父主辦為期一週的講習會。從南部各堂區前往參加講習會的很多,但全都是男性傳教員,只有陳修女和她修會另外派去陪她受訓的許繡杏修女士女性。七天的培訓課程既密集又嚴謹。各學員還必須練習上台授課,以便在回到各堂區之後,能勝任推廣互助社運動。
民國五十八年二月二日召開儲蓄部委員會選舉,選定下列委員名單:
主席:鐘泰庭
副主席:鐘月華
秘書:李榮祥
司庫:(未定)
助理司庫:陳階庭、鐘麗崑
教育委員:楊玄都、葛福祥、楊德崇、許老國、李安寶、林瑞麟、楊和順、黃安南、林政寬、林恆雄、黃和亞、蔡淑娟、李芳蘭、楊來壽、鄭胎、宋春江、李金葉、李玉香。
監察委員:首席 黃勝,委員 吳金歐。
自此,全體委員肩負起介紹勸服召收新社員的任務。他們不分晝夜,沒有假日,分組訪問各個教友家庭,以最大的耐力說明互助社組織的性質和宗旨。他們鞠躬盡瘁、熱心推廣。然而,他們辛勞的結果並未能和所期待的成正比。實際遭遇的困難,超乎想像,然而他們沒有退縮放棄所負使命,他們照樣再接再厲,四處奔走勸進,一心只期望早日促成互助社的創立,好讓更多的教友分享互助運動的益處。經歷了大約十四個月的艱辛耕耘,委員們經終於見到所撒播的種子開始開花結果一社員人數和儲蓄部基金已經達到模範章程規定可正式成立互助社的目標。經過督導葉連敏先生的推薦,以及協會的認定批准後,委員們遂決定在民國五十九年四月十二日召開互助社成立的社員大會,並為本社命名為「高雄玫瑰儲蓄互助社」。天主教高雄教區第一個互助社就此誕生了,(為當時台灣第175個互助社)。本社成立時社員有70人,儲蓄部準社員44人,資金共有58,534元。當天列席共襄盛舉的有鄭主教,數位神長,修女以及曾經付出心血來輔導社員的教育人士。大會中也選出了第一屆理監事,接掌經營本社重任後,本社往後的發展基礎就此奠定下來。 「玫瑰儲蓄互助社」是由本堂神長和幹部們一致選擇命名,因為本社是玫瑰天主堂的神長和熱心教友共同創立的。只可惜,後來得知在花蓮分會也有一個比本社較早成立的互助社社名相同,本社只好讓賢,就在民國七十一年十一月間正式更改為「五福儲蓄互助社」。
特別感謝天主教會方面,神長們並不袖手旁觀。他們也和委員們並肩積極協助推動,不遺餘力。當時的本堂潘神父完全免費提供教友活動中心作為推廣中心辦公室。每日彌撒中騰出十分鐘向全體教友宣講互助運動的性質和宗旨。鄭天祥主教,潘神父和蔡神父更搶先加入運動。連後來接任本堂任務的林天助神父和林吉男神父也為本社社員。鄭主教更把互助運動視為教區內傳教工作項目,百般維護支持,以至本社自成立之前到民國七十一年共約十四年時間,都能完全免費使用活動中心來作業。為一個無經濟基礎,無能力支付租金和水電費的幼苗互助社來說,教會確實提供給它成長的空間與環境。如此恩澤值得我五福社社員永誌心頭。
營運團隊
理事會
沈復華 | 理事長
林儷安 | 副理事長
吳英傑 | 理事
姚文凱 | 理事
黃彥鈞 | 理事
巫明仁 | 理事
麥安立 | 理事
監事會
馮海長 | 常務監事
張淑珍 | 監事
王文得 | 監事
社務助理
劉筱菁 | 社務助理
姜彩紾 | 社務助理
社務資訊
478
社員人數 (人)
37,087,615
股金總額 (元)
391
平均股金 (元)
34.05%
貸放比
30.152%
逾放比
+58,93
本期損益 (元)